欢迎来到应城市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医院概况

About Hospital

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新闻

临床护理中的“预警雷达”——腹内压监测“IAP”

来源:本站      点击:88      时间:2025-03-24

        腹内压指腹腔内潜在压力,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生理学参数之一。

 

 

        正常情况下,成人腹内压为5-7 mmHg。当腹内压持续≥12 mmHg时,称为腹腔高压;若≥20 mmHg并伴随器官功能障碍,则发展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作为危重症患者管理关键环节,我院重症医学科开展的“腹内压监测技术”对早期发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与以前通过腹腔引流管或穿刺针连接传感器进行测压的直接测量法相比,目前我院ICU使用的间接测量法操作简便快捷,将导尿管与压力传感器、监护仪连接即可进行,对患者接近无创。

 

 

        医护人员通过对腹内高压症病人进行常规腹内压监测,可动态掌握、准确预测病情变化。(宣教科  程诗雨)
 
 
 
 
        腹内压监测目的:  

        1.早期识别腹腔高压,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2.指导液体复苏与呼吸机参数调整;  

        3.评估治疗效果,如减压手术或药物干预后的反应。

 

 

        腹内压监测适用人群:  

        1.严重创伤(如腹部外伤、骨盆骨折);  

        2.重症胰腺炎、肠梗阻、腹腔感染;  

        3.大面积烧伤或需要大量液体复苏的患者;  

        4.术后腹腔内出血或水肿风险高的患者。  

 

 

        腹内压监测指征:

        1.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腹部膨胀者;

        2.开放或闭合性腹部外伤者;

        3.机械通气的ICU患者伴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者;

        4.患者腹部膨胀,有持续的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5.因多发伤等其他原因临时关腹或用Bogota袋关腹后腹部包扎者;

        6.患者没有手术史,但有大量液体复苏伴有毛细血管渗漏者(腹膜炎、脓毒 症休克、外伤等)。